2021年中国制冷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制冷设备行业分类
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船员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舱室空气调节的设备。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制冷设备科分为工业用制冷设备、商业用制冷设备及家用制冷设备。其中,工商业制冷设备主要产品有工业制冷设备、中央空调和冷冻冷藏设备等;家用制冷设备主要产品即家用空调、电冰箱、家用冷柜等。
二、制冷设备行业产业链
制冷设备产业链丰富,上游主要包括铜管、铝管、铜材等原材料;中游部分为制冷设备相关产品制造业,制冷系统的四大核心部件是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部件;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工商用和家用等方面。
从下游应用来看,家用制冷设备以65%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商用制冷设备,2021年的应用占比约为31%,工业冷冻领域的占比较低,仅3%。
三、制冷设备行业政策环境
政策推动制冷行业朝着高效、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一次修订,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颁布《绿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指出到2022年我国家用空调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将提高20%。2020年,我国新版《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实施,各能效等级指标进一步提升。
四、制冷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商用制冷在生鲜冷链、新零售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行业边际逐步扩展,相关市场动态受到制冷产业圈内各企业的密切关注。2021年我国商用制冷设备市场规模达755亿元,同比增长21.7%,市场规模持续呈现正增长的态势,2018-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45%。
从细分产品来看,商用制冷设备包括移动制冷设备、商用冷柜、冷库用冷凝机组和其他产品四大类别。其中,移动制冷为第一大细分市场,2021年的占比达41%,移动制冷设备主要包括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其次是商用冷柜,占据商用制冷设备37%的市场份额;再是冷凝机
中华汽车配件组,相对来说份额较小,仅8%。
从轻商制冷设备领域看,轻商制冷设备可分为轻商柜和其他轻商设备,其中轻商柜产品应用范围广泛,主体地位稳固,其食品展示柜销量规模最大,2021年达650万台,遥遥领先于其它产品。
与家用制冷设备发展特点类似,工业制冷设备市场经过了前期的快速扩张阶段后,近几年市场相对平稳,2021年在相关政策推进、投资力度加强以及疫情刺激的共同影响下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工业冷冻设备规模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15.8%。预计2022年继续维持增长态势,其市场规模将达约90亿元。
从应用分布来看,我国工业冷冻设备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及能源化工领域,2021年的应用占比分别为46%、42%。其中食品加工涉及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饮品、速冻食品等多个行业,是工业冷冻设备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特殊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冰雪场馆、环境试验、矿采、核电站、隧道冻土、煤矿探凿等行业。虽然对工业冷冻设备的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高成长性,各企业都在持续布局。
家用制冷设备市场发展成熟,近两年在疫情宅经济拉动下出现了快速增长。2021年家用制冷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9.6%。主要是大宗原材料、运输以及人工成本等提升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产品均价的提升。
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国内家电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制冷设备领域,2021年我国家用冰柜、家用冰箱以及空调的产量依次为2906万台、8992.1万台、21835.7万台。
五、制冷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从全球角度看,海尔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制冷设备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7%以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2020年,海尔以17.9%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制冷设备市场首位,三星、LG、惠而浦、美的分别以6.1%、6%、4.5%、4.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至五位,行业CR5约为39%,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
盾安环境前身是1987年设立的诸暨振兴弹簧厂,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2004年挂牌上市。业务涵盖制冷配件、制冷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领域,产品系列多样化。公司在
制冷设备持续研发投入,诸多项目已完成投产,提升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2021年公司已完成5个项目,一个项目在进行中,预计后续在行业中继续保持较强竞争力。
六、制冷设备行业前景
随着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以及诸多冷链物流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制冷设备行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积累行业经验,整个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我国人口基数大,蕴含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消费市场潜力大。因此制冷设备市场发展仍然乐观。近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基建”政策,“新基建”上下联动效应很强,推动着各产业链及冷链体系间的优化重组,冷链体系向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升级,制冷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