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整车拆解作业与整车破碎工艺流程
连接的铆钉时,先用钻头在铆钉头上打个小孔,再用扁尖錾子将铆钉头钩起,最后用锤子将其敲出。对于点焊连接的零部件,可用电动磨头将焊点磨掉,或用钻头将焊点钻穿,再用扁尖錾子将零部件拆开。
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登记验收,对报废汽车进行外部情况检视,然后进行预处理,包括放净油料和先拆除易燃易爆零部件。接下来是总体拆卸,拆解各总成的组合件和零部件,并进行分类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应按照由表及里、由附件到主机的原则,先将整车拆成总成,再将总成拆成部件,最后将部件拆成零件。
乘用汽车的总体拆解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桥、悬架、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车身。在拆解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规定的顺序拧松螺钉和螺栓,避免造成零件变形、损坏或力量集中在最后一个螺钉上而导致拆解困难。对于拆解难度大的部位,应先拆卸螺钉,对于外表不易观察的螺钉,要仔细检查,不能疏漏。在拆卸悬臂部件的螺钉时,最上部的螺钉应最后取出,以防造成事故。
螺纹连接的拆解是拆解工作量的50%~60%,其中最困难的是拧松锈蚀的螺钉和螺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非破坏性拆解,如在螺钉和螺母上注上些汽油、机油或松动剂,待浸泡一段时间后,用铁锤沿四周轻轻敲击,使之松动,然后拧出。也可以采用破坏性拆解,如用手锯将螺钉连螺母锯断,用钻头在螺栓头部中心钻孔,使螺钉头脱落,而螺栓连螺母则用冲子冲去,用乙每氧火焰割去螺钉的头部,并把螺栓连螺母从孔内冲出。
对于螺钉组连接件的拆解,在同一平面或同一总成的某一部位上有若干个螺钉和螺栓连接时,在拆解中应注意,先将各螺钉按规定顺序拧松一遍,然后按顺序分层次匀称地进行拆解,以免造成零件变形、损坏或力量集中在最后一个螺钉上而导致拆解困难。对于销、铆钉和点焊零部件的拆解,可以采用冲子冲击、扁尖錾子将铆钉头钩起或用电动磨头将焊点磨掉等方法。
铆钉连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连接方式。如果铆钉头难以去除,可以先使用钻头钻孔,然后再铲除。用点焊连接的零件在拆解时,可以使用手电钻将原焊点钻穿,或用扁錾将焊点錾开。
在汽车上,有许多过盈配合连接,如气门导管与缸盖承孔之间的连接,汽缸套与缸体承孔之间的连接,以及轴承件的连接等。拆解时,一般采用拉(压)法。如果包容件材料的热膨胀
性好于被包容件,也可以使用温差法。
卡扣连接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连接方式,一般用塑料制成。在拆解时,需要注意保护连接的装饰件不受损坏。对于一些进口车上的卡扣,更需要小心,因为备件难以购买。拆解的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是平口螺丝刀及改制的专用撬板等。
汽车卡扣汽车拆解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外部件拆卸、内部件拆卸、总成拆卸和压实。在预处理阶段,需要拆卸蓄电池和车轮,拆卸危险部件,并回收液体。液体排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在拆卸其他部件之前,必须拆卸含有危险或有害特性的部件。
总的来说,汽车拆解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采取正确的拆解方式和工具,以确保拆解过程顺利进行。
拆卸汽车零件需要先拆除燃油箱盖,抽取传动油并清洗油箱。接下来拆下轮胎平衡块,抽取冷却液,拆除制动器和离合器,抽取制动液,最后拆除动力转向总成和催化器,抽干油箱和减振液,以及拆除吸油器。
拆解过程分为外部拆卸、内部拆卸和总成拆卸三个工位,需要保证不损坏零部件。在技术和
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制动液、液力传动液、制冷剂和冷却液可以再利用,废油也可以再加工,否则按规定废弃。再利用和废弃的油液应标明清楚。拆解后的零部件和材料应首先考虑再使用和再利用,如三元催化转换器、车轮平衡块(含铅)和铝轮辋、前后侧窗玻璃和天窗玻璃、轮胎、大的塑料件(如保险杠、轮毂罩、散热器格栅)以及含铜、铝和镁的零部件等。
拆解后的汽车可以压实后进行运输。对报废汽车的拆解过程必须按照要求填写操作日志,记录拆解过程及再使用、再利用、能源利用和能量回收材料及零部件的比率等。所有进出的报废车辆的证明、货运单、运输许可、收据及其各种细目,都应作为必备内容填写在日志中。对于可再使用的零部件,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应选择非破坏性和准破坏性方式进行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