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发改发〔2012〕121号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发展改革局、商丹园区经济发展局、委各科室、下属各单位:
  现将商洛市发改委201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商洛市发改委2012年工作要点》
二0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主题词:发展改革  要点  通知
抄  送:省发改委、市政府、委领导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3月13日印发
共印35份
商洛市发改委2012年工作要点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平稳 发展,现制定2012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科学发展、 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坚持"三大战略"、"四大带动",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力打造"三区四基地",努力建设绿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
  二、主要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7%,服务业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上规定范围内。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狠抓重大项目,力保投资稳定。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稳定投资对全市来讲尤为重要。继续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必须重点抓好一批关系全局、有利于增强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2012年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50个,年度投资22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71个,年度投资82亿元。各县(区)发改部门、委机关各科室要加强协调、检查和督查,重点要做好五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一是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市级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工30%,上半年开工80%,10月底全部开工。二是完善协调机制。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市(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加强专项稽查和督查,会同项目单汽车下乡
位积极解决土地、环评、节能评价及建设中的各类问题。三是坚持有扶有控。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循环经济等续建项目收尾工程建设,确保按期竣工投产投运,政府配套投资优先保障后续收尾工程。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商丹一体化方面的投入,重点支持"三农"、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等项目建设,坚决限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四是持续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筹措重大项目前期费用,市县(区)及商丹园区确保不低于1亿元,重点推进15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策划储备150个项目,加快推进西安商洛机场、5万辆特种车辆改装、柞水800万吨铁采选、火电厂、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按照"十二五"重大前期项目推进计划,切实分解落实年度重大前期项目工作计划和项目储备工作任务,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接替有序。五是加强项目融资。积极争取落实中省政策性资金,继续扩大与开行
的信贷合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政银企项目对接,以手续完备的好项目带动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争取发行第一期城投债券,全面落实《商洛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细则》,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能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有效推进民间资本发展实体经济。
  (二)加快循环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市近几年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出的一条破解加快发展与节能环保难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创新之路。今后一个时期,保增长、促转型都必须以循环经济为重要抓手。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商洛市关于加快推进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跟踪落实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作,力争今年获得国家批准。二要加快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太阳能电池开发、钒系列产品开发、钼深加工等20个循环经济标志性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和延伸初具雏形的有金属、生物医药等5条循环产业链,加快正在建设的新能源材料、氟化工等3条循环产业链建设,加大非金属新材料、能源配套2条未启动循环产业链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推动早日动工建设。加快推进《现代材料工业基地规划》提出的循环产业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付诸实施。今年各县区再启动2个循环经济项目和2个尾矿利用项目。三要大力实施"1358"工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力促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达产达效。对铁产业,加快完善各类手续,力争柞水800万吨铁采选年
前开工建设。对钒产业,重点推进商南千家坪钒矿建成投产。对锌产业,加快实施商洛炼锌厂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力争产能达到20万吨以上。对黄金、氟材料和新型建材,重点加快山阳纵横公司日
处理500吨金采选、商州氟硅园区一期、尧柏龙桥日产4000吨干法水泥孰料等项目建设收尾工作,力争上半年投产。对石墨、钾长石等未启动产业,加快前期工作。
  (三)着力扩大消费,增添发展动力。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无论是从应对当前挑战的实际需要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的根本目的看,都必须把扩大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积极落实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城乡低保水平。积极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更加重视增加众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二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主攻方向,按照做强中心城市、做大县城、发展重点镇的要求,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民进城落户政策。三要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抓好农村消费、城市消费、换代消费、信用消费、网上消费和节庆消费六个方面工作。今年重点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节庆及商品展销活动,引导扶持物流、餐饮、通讯、家装、旅游、文化等消费热点。四要及时兑现国家农机、家电、汽车下乡等政策,继续实施镇超工程、千村百乡市场、双百市场等工程,以实施蔬菜等农产品城市配送工程为突破口,发展农产品物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活动,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夯实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是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使人民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要求。一要突出改善交通、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配合做好西康、西合铁路复线及西商高速二线建设工作,积极推进330KV旬商线和商洛第三电源丰张输变电、农网改造升级和农村电气化工程。二要加快商丹一体化进程,加大商丹园区基础设施、
312国道商州至丹凤一级改造、亚迪城、氟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度。以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为契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西街、莲湖公园东侧及工农路东西两侧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加快环城北路、市建筑垃圾处理场、商山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北新街东延、商鞅大道、市区丹江大桥等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各县县城及重点镇建设。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继续壮大"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产业",提高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和集约化水平,推动龙头企业整合重组,发展市级
以上龙头企业20余家,发展设施蔬菜7000亩、药源基地10万亩、林果基地30万亩,认定"三品"15个。继续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小流域治理、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修基本农田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00平方公里,解决20万人安全饮水,建设户用沼气4000口,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产量稳定在55万吨左右。
  (五)保障改善民生,繁荣社会事业。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要加大力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强化部门联动,加快规划实施。2012年计划实施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1045个,年度投资7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4%。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及早做好投资安排和计划下达,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15737套。完成移民搬迁2.1万户7.8万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蛋奶工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抓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优先安排使用市内就业人员,确保新
增就业1.2万人。加强培训和维权工作,劳务输出稳定在51万人次左右。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城镇居民社保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生等社会保险覆盖面。
  (六)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今年我市能源消费仍将呈加快增长趋势,节能降耗压力依然很大,要继续深化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合理分解年度目标,确保任务落到实处。继续大力实施工业节能技改项目,突出抓好市炼锌厂、尧柏水泥、五洲钒矿等20家耗能大户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积极做好节能宣传周、节能灯推广、落后产能淘汰等重点工作。继续做好县级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收尾工作,确保正常运营;再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以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继续加强环境监测、工业点源治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及小流域治理等工作,确保市区及六县城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30天,丹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秦岭生态屏障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七)突出重点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加强改革的总体策划和统筹协调。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抓紧
制定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配套措施。完善商丹一体化协调服务的体制机制。深化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市级文化单位改革成果,继续搞好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项目审批、核准权限。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着力抓好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工作。切实发挥好关天经济区、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秦巴山片区等对外合作平台作用,加强苏陕合作、南水北调对口协作等各类合作交流,大力开展选商招商,狠抓项目落地的各项服务,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80亿元。
  (八)加强动态监管,搞好运行调节。进一步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加强运行动态监测,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提高综合分析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煤电油气运市场及用能企业的协调和调度,制定应急预案,实施常态监测,重点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天然气稳定供应。贯彻落实省价格条例,认真实施新一轮"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保障农产品市场正常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重点做好粮食、生猪和蔬菜的筹备、调配和供应。落实好中省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绿通道"政策。进一步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补贴。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适时启动价格异动应急预案,恢复建立和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继续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必要时公开曝光部分典型案例。强化仓储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市级骨干粮库和县区中心粮库建设。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完成粮食收购5000万公斤、销售6000万公斤的目标任务。
  (九)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一要增强学习意识,实现学习自觉化、常态化、生活化,既要
钻研业务,也要学习其它对工作有帮助的新知识、新技能;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不断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境界。二要增强全局意识,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在全球、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和谋划我市的发展。想问题做事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谋划长远,特别是要着力做好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三要增强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善于从发展中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四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把干部众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关注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换位思考,做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透明服务,对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想方
设法给予解决。通过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加强机关能力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管理经济的水平,保障发展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