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保障研究
作者:李延廷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2
        要:主要介绍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所需要的组织与制度保障、条件保障和专业课程教学运行措施,并重点分析了教学系管理制度、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等方面的特。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中图分类号:F713.50-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建立的新专业,实行工学结合,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项目组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并在执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本专业具体的实施与保障体系。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保障
        2.1组织与制度保障
        为建立良好的教学工作体制与机制,积极推进教学工作决策过程科学化和民主化,逐渐实现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院设立了教学运行管理与保障机构。
        2.1.1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
        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由学院院长、教学主管院长、教务处及督导室组成,主要负责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监督及评估工作。教学系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由系主任、教学主管主任、技术中心主任组成,主要负责本系内部的教学管理、监督及评估工作。这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能够有效地对学院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并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2.1.2校企合作委员会
        校企合作委员会包括学院级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教学系级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作为学院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可以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不断改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使所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2.2管理制度保障
        2.2.1学院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院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学院宏观设计、各系或专业具体执行的原则,分两个层次制订教学管理制度。学院从宏观角度出发,制定多种教学管理制度。
        2.2.2教学系管理制度
        依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制定了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具体管理制度包括实训室管理制度、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教师实践锻炼运行管理制度及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
        201010月,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16个实训室负责人依据各实训室具体情况分别修订了原来的实训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应新的专业教学模式需要的实训管理制度;在20114月,我系以学院的《教学系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工作规程》为基础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制度,以规范企业兼职教师引进与管理工作;在20115月,我系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院相关文件为指导,建立了双师型教师企业锻炼运行管理制度,以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20116月,我系以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工作规程为指导,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用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工作,有效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
        2.3条件保障
        2.3.1师资队伍保障
        多年来,我系一直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学系工作的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校企合作、专兼职结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对于校内专业教师,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每年参加至少72学时的专业技术培训,必须取得汽车营销工程师、汽车维修工技师或考评员等职业资格证
书,保证每位教师成为双师素质型教师。在做好校内专业教师培养的同时,我系又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水平。主要措施如下:外聘兼职教师应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有企业经历人员,对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可放宽学历与职称的要求;将企业兼职教师视为学校专业教师,并通过教研活动、进修培训等活动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与教学研究水平,切实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在考核、奖惩、进修培训等方面与校内专业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可以承担核心课程、实习实训课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任务,一般企业兼职教师可以承担专业限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任务等。这样,能较好地使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融为一体,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立了一支学历达标、职称比例合理的双师型校内专业教师队伍,并且新专业教师年均企业实践学时不少于1个月。还建立了一支由30名学历适当、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较好地承担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各门课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任务。
        2.3.2实训条件保障
        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已经建建设完成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接近企业真实情况的实训环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并有效提升个人专业综合素质。
        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汽车机械拆装车间、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车间、汽车电控系统实训室、车载GPS实训室、汽车传感器实训室、汽车变速器实训室、汽车单片机技术实验室、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基础实训中心等16个。校外实习基地有北京庆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卫宇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方晓汽车修理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新发阳光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北京东风南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有效保证了学生企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2.3.3教学资源保障
        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已经构建完成了以工学结合、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新型课程体系建设,积累了一整套的专业教学资源。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后,获得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
源库,该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如表1所。该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为教师们进行专业教学、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目录
        序号 资源
        名称 建设人 建设
        时间
        1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资料 李延廷 2010
        2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资料 XXX 2011
        3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资料 XXX 2010
        4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资料 XXX 2010
        5 《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资料 XXX 2010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6 《汽车综合控制系统应用与调试》课程资料 李延廷 2012
        7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资料 XXX 2011
        8 《汽车营销技术》课程资料 XXX 2011
        9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课程资料 XXX 2012
        10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课程资料 XXX 2012
        11 教材讲义库 XXX 2008
        12 其他非骨干校建设项目的课程教学资料 技术中心 2008
        13 习题库 技术中心 2010
        2.3.4经费保障
        本专业建设和教学所使用的经费包括中央财政经费、北京市财政经费和学院经费。目前,汽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2万元中央财政经费资助,能够
确保项目组在建设过程中开展企业调研、专家研讨会、学生座谈会、外出培训、购买参考资料、发表研究论文等的需要;每年,我系能申报成功12项北京市财政专项经费,用于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水平。除中央和北京市财政经费的支持外,学院每年还给教学系提供一定数额的日常教学运行经费,用于采购低值易耗教学用品和教学参考资料等。
        4专业课程教学运行措施
        在教学管理制度、师资条件、实训条件等支持和保障下,本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以便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运行过程的通畅性和可行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的教学运行措施如下:
        4.1重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源于企业工作过程
        采用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开发重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专业限选课程教学内容全部来自企业工作过程或岗位活动,尽量使教学活动成为企业岗位活动的再
现,以便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接,教学场境尽量模仿企业工作场境。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4.2教学方法
        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专业限选课程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也可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这些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宏观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引导法等;可以采用的微观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课堂讨论法、角扮演法等。
        4.3教学组织与手段
        重点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集体学习、分小组学习、企业参观等相结合的形式。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有:一体化实训室、校内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等。
        结语
        以学院和汽车工程系的良好教学管理制度、师资条件、实训条件等作为保障,能够有效地实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新型课程体系的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全面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培养出符合汽车销售与技术服务类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国荣等.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2]叶华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3]叶芳.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8
        [4]范黎明.高职汽车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