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动机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

(1)检查发动机外部状况
①观察发动机的外观是否整洁。如果发动机上堆满灰尘,说明该车的日常维护不够;发动机表面特别干净,也可能是车主在此前对发动机进行了特别的清洗,不能由此断定车辆状况定很好。
②打开发动机盖查看线、管等布置是否有条理,发动机和其他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发动机及其他相关部件有无漏油现象。
③观察发动机前部传动带的磨损情况,有无裂纹、油迹,松紧度是否合适;发动机上的各连接件、紧固件及油门拉线、喷油泵供油拉杆等是否有松动脱落或卡滞等现象。
④检查发动机的水箱、水泵、气缸体、气缸盖及冷却系统的其他连接部位,各处均不得有漏水现象。用手将水箱进、出水口处的连接软管捏一下,以观察是否有裂痕。
⑤检查水箱盖关闭后是否紧密、胶垫是否松脱。
⑥观察发动机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及各连接部位,各处均不得有漏油现象。
⑦观察蓄电池壳体上部有无溢出的电解液或白粉末、蓄电池壳体有无裂纹、加液孔盖通气孔是
否堵塞、两极桩上的电缆连接是否可靠。

⑧观察起动机、发电机等处的电气线路连接是否可靠、分电器盖上有无裂纹各缸分火线有无破损、连接是否可靠等。
(2)检查冷却液
    揭开水箱盖查看,如果水箱内的水为黄,或水箱外有锈水漏出的痕迹,则要特别注意。查看风扇传动带的松紧度是否合适。用力捏压一下水箱的上下两条胶喉,看看有没有裂痕。检查水箱盖关闭后是否紧密,胶垫是否松脱。行驶- -段路后,看看水箱盖有没有沾上油迹,如果有,表明气缸顶垫衬漏气。小心观察水箱有没有撞过的迹象、散热片是否烧焊。
(3)检查机油
    检查发动机油量。拿出机油量度尺看看机油是否混浊不堪或起水泡,并且要注意油的高度,如.高度过高表示可能烧了气缸垫,水箱水混入了曲轴箱内;如高度太低,则可能是机油上窜,与汽油一并被烧掉了,意味着发动机要大修了。用手试机油的黏性,看看有没有沙砾,颜应以深黄为最佳。
二、底盘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
(1)传动系的检查
①检查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符合整车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离合器摩擦片是否装.反、油污或被烧焦、铆钉是否松动,个别压力弹簧是否疲劳折断,膜片弹簧是否疲劳开裂,分离拨叉支点是否磨损,分离轴承是否磨损等。对于采用液压操纵机构的离合器,还应该注意液压系统是否存在泄漏。
②检查变速器盖周边壳体侧盖周边、加油螺塞处、放油口螺塞处、轴承盖处及车速表软轴安装位置有无明显漏油痕迹,换挡控制机构是否调整不良、连接处是否磨损等。
③检查传动轴、中间轴及万向节等处有无裂纹和松动,,传动轴是否弯曲、传动轴轴管是否凹陷,万向节轴承是否因磨损而松旷,万向节凸缘盘连接螺栓是否松动等。
④检查驱动桥壳体是否有铸造缺陷或裂纹,驱动桥加油口螺塞、放油口螺塞及油封、各接合面等腰三角形处是否可见明显的漏油痕迹,通气孔是否堵塞等。
⑤检查飞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及驱动桥等处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2)转向系的检查
①检查方向盘与转向轴的连接部位是否松旷,转向器垂臂轴与垂臂连接部位是否松旷,纵、横拉杆球头连接部位是否松旷,纵、横拉杆臂与转向节的连接部位是否松旷,转向节与主销之间
是否松旷。
②检查转向节与主销之间是否配合过紧或缺润滑油,纵、横拉杆球头连接部位是否调整过紧或缺润滑油,转向器是否无润滑油或缺润滑油。
③检查转向轴是否弯曲,其套管是否凹瘪。
④对于动力转向系统,还应该检查动力转向泵驱动带是否松动、转向油泵安装螺栓是否松动、动力转向系统油管及管接头处是否存在损伤或松动等。
(3)行驶系的检查
①检查车辆的车架是否弯、扭、裂、断、锈蚀等,车架上的螺栓铆钉是否整齐、紧固。
②检查车辆前、后桥墩是否有变形、裂纹等。
③检查车辆钢板弹簧是否有裂纹、断片和碎片现象,两侧钢板弹簧的厚度、长度、片数、弧度、新旧程度是否相同,钢板弹簧U形螺栓和中心螺栓是否松动,钢板弹簧销与衬套的配合是否松旷。检查减振器是否漏油、减振弹簧是否有裂纹。
④检查车桥和悬架之间的各种拉杆和导杆是否变形、各接头和衬套是否松旷和移位。
⑤检查车轮轮毂轴承是否松旷,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是否齐全、紧固。检查同一轴上的轮胎型号和花纹是否相同、轮胎型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⑥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轿车轮胎胎冠上的花纹深度不得小于1.6mm;其他车辆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3.2mm,其余轮胎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1.6mm。轮胎花纹深度可用胎纹尺测量
⑦检查车轮的横向和径向摆动量。检查时顶起前桥将百分表的触点与轮胎胎冠外自由侧接触,用手前、后摆动轮胎,测量其横向摆动量。将百分表移至轮胎上方,使百分表触点与轮胎胎冠中部接触,用撬杠往上撬动轮胎,测量其径向摆动量。总质量小于或等于4.5 t的汽车车轮的横向和径向摆动量不得大于5mm,其他车辆不得大于8mm。
(4)制动系的检查
①检查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②检查液压制动系统的总泵、分泵、管路或管路接头处是否漏油,油管是否凹瘪。
③检查制动液是否变质。
④检查真空助力装置的真空管有无损伤。
⑤检查气压制动系的储气简气压是否达到规定气压、气压制动管路是否凹瘪。
⑥检查驻车制动系统的缆线有无卡滞、锈蚀等。
三、车身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
(1)检查车辆的周正情况
    在汽车制造厂,汽车车身及各部件的装配位置是由生产线上经过严格调试的装、夹具保证的,装配出的车辆各部分对称、周正。而维修企业对车身的修复则是靠维修人员目测和手工操作,装配难以精确保证。因此检查车身情况,可站在车的前部观察车身各部的周正、对称状况,特别注意观察车身各接缝,如出现不直、缝隙大小不一、线条弯曲、装饰条脱落或新旧不--的现象,说明该车可能出现事故或修理过。
方法一:
    在汽车的前面5~6 m处蹲下,沿着轮胎和汽车的外表面看汽车的两侧。在两侧,前、后车轮应该排成--线。然后,走到汽车后面进行同样观察,前轮和后轮应该仍然成一条直线,否则说明车架或整体车身弯了。即使左侧前、后轮和右侧前、后轮互相成条直线,但 侧车轮比另一侧车轮更突出车身,也说明汽车曾有过碰撞。
方法二:
    蹲在前车轮附近,检查车轮后面的空间,即车轮后面与车轮罩后缘之间的距离,用直尺测量这段距离。再转到另一前轮,测量车轮后面和车轮罩后缘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应该和另一前轮大致相同。在后轮测量同一间隙。如果发现左前轮或左后轮和它们的轮單之间距离与右前轮
或右后轮的相应距离明显不同,则说明车架或整体车身弯了。
(2)检查车身油漆状况
    查看排气管、镶条、窗户四周和轮胎等处是否有多余油漆。如果有,说明该车做过油漆或翻新。用一块磁铁沿车身周围移动,如遇到突然碱少磁力的地方,说明该局部补了灰,做了油漆。当用手敲击车身时,如敲击声发脆,说明车身没有补灰做漆;如敲击声沉闷,则说明车身曾补过灰,做过漆。
    如果发现了新漆的迹象,就应立即查车身制造不良或金属抛光的痕迹。沿车身看,并查是否有像波状或非线性翼子板或后顶盖侧板那样的不规则板材。如果发现车身制造或面板、车门、发动机罩、后备厢盖等配合不好,则汽车可能遭受过碰撞,以至于这些板面对准很困难。换句话说,车架可能已经弯曲。.
    总而言之,仔细查看油漆状况,甄别是原厂面漆还是修补喷漆,是局部修补喷漆还是全车喷漆等,是车身质量检查的核心,更是判别是否为事故车的有效切入点。车身漆面鉴别技巧要把握好“二、三、四"法则:二个方法(看、摸),三个注意(原厂漆面结构、修补喷漆的种类、修补喷漆的缺陷),四个关键(边、角、线、面)。
(3)检查底盘线東及其他连接状况
    正常情况下,未发生事故的车辆其连接部件配合良好,车身没有多余焊缝,线束、仪表部件等安装整齐、新旧程度接近。因此在检查车辆底盘时,应认真观察车底是否漏水、漏油、漏气,锈蚀程度与车体上部检查的是否相符,是否有焊接痕迹,车辆转向节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有无裂纹和损伤,球销是否松旷,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车架是否弯、扭、裂、断、锈蚀等,螺栓、铆钉是否齐全、紧固,车辆前后是否有变形、裂纹,固定在车身上的线束是否整齐,新旧程度是否- .致,这些都可以作为判断车辆是否发生过事故的线索。
(4)检查橡胶件与内饰件老化程度
车辆中的内饰件和橡胶零部件的老化和磨损一般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加剧,并且使用条件越坏其老化磨损的进程也越快,因此可用来作为判断车辆使用损耗的指标。具体来说可观察车辆橡胶件、内饰件的颜、硬化脆化程度,查看座椅的新旧程度、是否下凹、车顶的内篷是否开裂、地毡或地胶是否残旧、车厢内部是否污秽发霉。打开后备厢,检查防水胶边是否损坏脱落、车门周边的密封条是否硬化。根据这些部位的检查情况判断车辆的使用时间和技术状况。
    另外,应仔细检查离合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踏脚胶垫是否磨损过度,通常一-块踏脚胶垫寿命是30000 km左右,如果换了新的,则说明此车已行驶了30 000 km以上;内装饰材料是否平整、
表面是否干净,尤其是压条边沿部分要特别仔细检查,经过再装配过的车辆内装饰压条边沿部分有明显手指印或其他工具碾压后留下的痕迹印,车项部装饰材料或多或少要留下弄脏过的迹印。(5)检查车身金属锈蚀程度车身金属的锈蚀程度可一定程度地反映该车辆的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同时也可反映车身主要部件的装配情况和密封效果,使用时间长、经过修复的车辆难免出现局部密封不严的情况,造成相应位置潮湿或生锈,因此车身锈蚀程度也是判断车辆使用损耗的重要指标。具体操作中首先检查防护板、窗户、水槽、底板、各接缝等处,如锈蚀严重,说明该车较旧。其次可揭开地毡或胶板、打开后备厢盖,查看车厢底板、后备厢是否潮湿或有生锈的痕迹,如果有的话,说明该车密封性下降,下雨时使用可能漏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揭开水箱盖观察水箱及水箱内冷却水的颜,如果全是黄锈水,或水箱外有锈水漏出的痕迹,则要特别注意。
(6)检查驾驶室和车厢内部汽车地板胶
①驾驶员座椅、乘员座椅安装应牢固可靠。驾驶员座椅、副驾驶员座椅及客车前面设有座椅或护栏的座椅的安全带应齐全、有效。
②查看座椅的新旧程度,座椅表面应平整、清洁、无破损。座椅松动和严重磨损、凹陷,说明该车常常载人,可推断该车经常行驶在高负荷的工况下。
③查看车顶的内篷是否破裂、车辆内部是否污秽发霉。车内如有发霉的味道,表明车子可能有泄漏的情况。
④检查地毡或地板胶是否残旧,从地毯磨痕可推论出该车使用频繁程度。
⑤揭开地毡或地板胶,查看车厢底板是否有潮湿或生锈的痕迹、是否有烧焊的痕迹。
⑥检查行李厢,检查厢盖防水胶条是否完好,检查行李厢是否锈蚀;查看行李厢开口处左右两边的钣金件或与后保险杠的接合处时,可先翻开行李厢下的地毯,检视该处有无烧焊过的痕迹。
⑦查看仪表盘是否原装,检查仪表盘底部有没有更改线束的痕迹。要求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车辆有无按要求安装,能否正常工作。
⑧检查里程表,已经行驶的千米数是车辆行驶年龄的参照,家用车一般每年行驶19 000 ~24 000 km
⑨检查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有无弯曲变形及干涉现象,离合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踏脚胶垫是否磨损过度。
四、电气设备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
1)检查汽车电路线束有无烧焦或破损。检查电路线束的连接和固定是否可靠,各线束插接器是否脏污.氧化,接触是否可靠。
2)检查电路线束是否碰到过热、转动部件或有无被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吹到的可能。
3)检查线束是否有足够的伸缩余地;穿过金属板孔时,是否有护套保护。
4)检查照明、信号、仪表装置是否齐全,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5)检查车厢内的仪表板是否为原装的。
6)检查仪表板及各种开关上的标志是否清晰。
7)检查雨刮器、洗涤器、音响装置、玻璃升降器、电动后视镜及转向柱倾斜、升降机构等工作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