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爆震传感器(KS)检测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KS)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敏感部位(一般在2、3缸之间),用于感应发动机产生的爆震。
爆震传感器(KS)利用的是压电晶体的特性,当发动机存在明显的震动时,压电元件受压并在两个极面上产生微弱的交流电压。ECM根据此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判断发动机的爆震程度,并调整点火正时。当爆震出现时,ECM将点火提前角延迟;当爆震消失后,ECM将点火提前角提前。
由于发动机爆震引起的振动信号的频率比发动机正常的振动信号频率高得多,所以ECM对爆震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可以区分出爆震和非爆震信号。
下图为发动机出现爆震时的爆震传感器信号波形,其中右侧区域的信号对应的爆震最为严重。
爆震信号
由于爆震传感器信号相对较弱,因而引线应采用屏蔽线。如果屏蔽线接地不良,则爆震传感器信号会失灵,ECM无法进行点火提前角修正。
注意:爆震传感器的安装标准扭矩是22N.m,安装时需按标准拧紧。如果拧紧扭矩过小,发动机出现爆震则无法检测到;如果拧紧力矩过大,则检测太灵敏,发动机推迟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动力不足,严重时还可能点亮故障灯,设置故障码。
爆震传感器故障现象及诊断:
当爆震传感器信号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出现爆震、加速不良等故障。
例如,某台车辆的爆震传感器因为内部故障导致检测不到爆震信号,ECM认为发动机不存在爆震而提高点火提前角,最终引起爆震故障。
另外,当ECM检测到爆震传感器信号存在异常,在调整无果后,会启动失效保护模式而推迟点火提前角,这样则会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加速不良。同时,ECM设置爆震系统故障码
爆震传感器的主要故障原因包括:
1.各种油液长时间接触到传感器,对传感器造成腐蚀。
2.传感器内部损坏。
3.传感器屏蔽线接地不良。
4.连接器或线路断路/短路。
为了判断爆震传感器的性能好坏,一般包括电阻测量和电压测量的方法。
性能检查:
1.电阻测量:
断开传感器插头,使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应大于1MΩ。连接传感器,测量屏蔽线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应为0Ω。
2.电压测量:
汽车的传感器拆卸爆震传感器,用锤子敲击传感器的质量块,用数字万用表的交流毫伏或2V档测量信号端子电压,应有波动的电压信号输出。
连接传感器,着车并怠速运转,用交流档测量传感器信号,此时的信号值比较小。急加油门,测得其信号值瞬间增大,可达到500mV左右(决定于爆震程度)。
维修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让各种液体如机油、冷却液、制动液、水等长时间接触到传感器。
2.如果屏蔽线损坏,需要维修或者更换传感器/线束。
3.安装爆震传感器时不允许使用任何类型的垫圈,传感器必须以其金属面紧贴在气缸体上。
4.安装时一定要按标准力矩拧紧,否则可能造成ECM检测不到爆震信号,或信号过于灵敏。
5.注意线束和其他部件的干涉,避免损坏。